发布时间:2023-05-18 14:28:37 交通运输部官微

5月17日上午,全国首家跨省船检一体化检验工作站在湖北省宜昌市正式运行,标志着跨省船舶检验发证服务进入新模式。
据悉,长江船舶检验一体化工作站(宜昌)位于船舶较为密集的长江干线宜昌水域,设在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水上绿色服务区,为等待通过三峡船闸的湖北、河南籍船舶提供“就近检验、就近整改、就近发证”等便民检验服务,方便长期不回船籍港的船舶实施检验,降低了航运企业营运成本,提高了船舶营运效率。
该工作站推行“一次性登轮、一站式服务”,对同时有船舶安检和检验需求的待闸船舶,工作站将会同宜昌海事局联合登临检查,减少登轮次数。船舶可通过“E船检”APP或电话等方式向工作站申请船舶检验,对符合规定的船舶,工作站现场办结并发放船舶检验证书。此外,工作站还协调相关企业为船舶提供维修保养、物资采配、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
当天,工作站颁发的首份船舶检验证书送到了“隆盛鑫航”轮一类船长孙成海手中。收到证书,他激动地说:“过去是我们找船检机构到外地上船检验,是船等人;现在是检验人员在基地等船来检验,是人等船。由船等人变成人等船,既提高了检验效率,又降低了检验成本。船舶利用等待过闸的时间检验,不影响船期,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实事。”
据统计,每年有2.5万多艘次湖北、河南籍船舶通过三峡船闸,其中约3000艘船舶需接受船舶检验。工作站启用后,每艘船舶待闸期间接受检验平均可节约3天时间,节约经济成本3万余元,一年累计可为船方节约经济成本近亿元。
长江海事局副局长桓兆平介绍,工作站的运行建立了船舶检验省域间通检互认、资源共享的新模式,打破了原籍船回原籍港检验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在哪检在哪发证”的高效服务模式。这是长江海事局发挥长江干线安全管理区域协调及助企纾困的放管服改革重要举措,对推动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据悉,该工作站建设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同意,由长江海事局统筹协调湖北省、河南省两省共同选派验船师进驻,实行统一受理、统一检验、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发证。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