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7 10:46:43 中工网

近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提出,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泄露、买卖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等行为,督促寄递企业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此举将进一步加大消费者信息保护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泄露或买卖寄递服务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既给消费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网络购物健康持续发展。泄露的个人信息还可能引发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严重损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此前,各方采取了隐私面单等措施阻止信息泄露,但违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和寄递企业应突出责任意识,合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要坚持“严”字当头,拉紧红线,严打严惩不法行为。我国早已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日前国家邮政局又通过了新版寄递服务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相关职能部门应明确权责,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各种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同时,要对寄递企业加强监管,提升个人信息安全实时监测能力,从源头遏制相关不法行为。
要广泛应用技术手段,封堵漏洞,铲除不法行为滋生土壤。寄递企业应持续完善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不断升级技术手段,在用户信息系统访问控制、恶意代码防护等方面封堵漏洞、加强防护,不给网络黑客以可乘之机。同时,加快全面推广“隐私面单”、虚拟号码等技术,对运单信息进行适度处理,不让个人信息“裸奔”在大街小巷。
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保护用户信息意识。寄递企业和相关部门应面向从业人员积极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强化从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的意识,助其深刻理解用户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起自觉保护用户信息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提升从业人员保护用户信息的能力,助其掌握相关工作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开展作业。
保护寄递用户个人信息,不能流于形式,需要各个环节同步用力。要下力气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在寄递服务的全链条、各环节严防死守,真正将保护个人信息落在实处。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