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9 14:24:42 人民日报

不久前,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同比增长5.3%;贸易顺差3.14万亿元,扩大62.1%。中国外贸呈现出量质齐升、量增质优态势,充分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我国外贸“量增”的态势稳固。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在去年基数非常大的基础上,我国进出口增速从4月回落至0.1%后迅速反弹,5月、6月、7月分别达到9.5%、14.3%和16.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外贸顺差持续扩大,7月更是首次超越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我国外贸“质优”的含金量更足。首先,商品结构更为优化。今年前7个月,在体现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增长的同时,体现产业升级的光伏、锂电池、汽车等出口表现更加突出,特别是汽车,增长高达54.4%。这也再次证明,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难以替代。其次,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前7个月,与东盟进出口增长13.2%,比中美、中欧进出口增长分别高了1.4和4.3个百分点。再次,市场主体更具活力。前7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52.6万家,同比增加5.8%。其中,作为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作用突出,进出口增长15.3%。此外,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也发展迅速。
总体上看,前7个月我国外贸扛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外贸量增质优,有赖于高效统筹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受到疫情多点散发的冲击,但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以赴,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同时,迅速打通物流运输环节的堵点,着力推进复工复产和跨境贸易便利化,有力推动我国外贸增速持续回升。同时,各项政策适时推出,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出台了《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等,为企业恢复活力、创新发展提供支持。随着这些措施逐步生效,企业成本压力持续纾解,活力不断激发。
当前,我国外贸处在向好发展的关键期。也要看到,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放大了外需市场不确定性。巩固外贸量增质优的良好态势,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既要着眼当下,尽快梳理、评估各地区已落地的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效果突出的予以重点推广;也要兼顾长远,适时出台更多有利于外贸企业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态、研发新产品的政策举措。
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显效,外贸物流更加畅通,企业复工达产持续提速,我国外贸量增质优的态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每日 推荐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