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5 09:28:48 北京日报

8月9日上午,两列满载货物的专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驶出,一列是南下的京津冀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一列是北上的首趟“衡石欧”中欧班列。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在京津冀地区实现战略“交汇”。
编组35车、满载货值2100多万元建材、金属制品、西药等货物的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启程,驶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重庆,在重庆完成国内货物分拨后,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往东盟。这条线路由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与石家庄国际陆港联合打造,采用“内贸+外贸”混合编组物流模式,每周双向通行,实现了京津冀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有效衔接,为京津冀外贸企业通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选择。
衡水与石家庄首次联合开行的“衡石欧”中欧班列共搭载100个标准集装箱,装载衡水生产的丝网、聚酯切片、汽车滤清器等出口商品,货值3232.94万元,在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后,将驶向俄罗斯莫斯科。
当天,河北陆港集团还与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建“陆海新通道”河北集散中心,开展铁海联运和国际铁路联运,推动京津冀、重庆两地物流共同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国家战略,纵贯我国西部腹地,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是联通东盟最便捷、最稳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说,陆港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商品向陆海新通道辐射地区流通,也将吸引更多西部、东南沿海及东南亚的货物在石家庄集结分拨。
“衡石欧”中欧班列是继“邢石欧”“沧石欧”之后开通的第三条“+石欧”中欧班列线路。“以前走外贸得自己找车队去海港拉集装箱,空箱拉回来装好货再拉回港口。石家庄国际陆港让出口更便利,外贸货物可以搭乘陆港的中欧班列直接出口。”衡水市河北海特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旭超说,一站式的物流服务既节省了物流成本,也大大提高了运输时效性。
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已形成常态化开行、规模化运营的良好态势,国际线路扩充至13条,构建起面向欧洲、中亚、东盟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大通道。截至8月9日,石家庄国际陆港今年已开行中欧班列222列,货值51亿元,各项指标均已超过2021年全年总和。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