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3 09:39:10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消息,将在本市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同时,本市还将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便民利企服务的相关要求,逐步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搭建全市统一的电子劳动合同管理平台。据悉,这在全国也是首开先河。
电子劳动合同本质上与纸质劳动合同完全相同。但纸质合同签署时间长,并涉及人员往返、快递邮寄以及存储等成本。电子劳动合同则更符合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便民利企,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安全可靠,有利于优化用工管理模式。
今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出《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文件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允许北京率先开始推广使用电子劳动合同。
同时,文件还明确:“采用电子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应当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视为书面形式的数据电文和可靠的电子签名。用人单位应保证电子劳动合同的生成、传递、储存等满足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确保其完整、准确、不被篡改。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和上述要求的电子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电子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据了解,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直积极推动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在电子劳动合同上有了初步的探索和应用。京东集团早在两年前就开发了自己的电子合同管理系统,已经在员工入职、合同签订、岗位调转、员工离职、人事证明等场景中实现了全流程的电子化签署,北京地区的3万名员工全部签署了电子劳动合同。万达集团从去年底开始搭建空中办事大厅,将员工面签转移到线上进行,目前已经覆盖3万名员工,完成了5000人的劳动合同签署。百度公司在2019年建立了内部的电子签平台,并将企业电子签章应用到当年下半年的校园招聘中,今年还计划将电子签约应用到员工入职、续签、转签等更大范围的场景当中。
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则借助于第三方力量来实现电子劳动合同的应用。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北京)、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慧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领天英才(北京)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目前也都推出了电子劳动合同相关产品,企业可通过第三方服务,完成电子合同的签署与管理。
“以前在员工批量入职时期,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要有五六名工作人员负责办理新员工的合同签署,平均每个员工花费的时间达到两三个小时,使用电子劳动合同以后,员工直接在手机上操作,外地的员工也不用再来回邮寄合同,人力资源部门的效率提高了60%,2名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这些员工的入职手续。”京东集团的经验显示,劳动合同电子化在降本增效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在安全性能方面,由于电子劳动合同采用了实名验证、人脸识别、非对称加密技术、CA证书、第三方取时技术等科技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作弊,及时发现对电子签名、电文内容的任何改动。
目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企业自建电子劳动合同签署系统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的第三方管理平台的运行情况,积极推动电子劳动合同在政务管理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理想的状态是,电子劳动合同统一上传至一个平台,在审核相关材料时,各部门可以通过信息互通的方式获取数据,既提高了效率,也省去了办事人员往返奔波之苦。”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