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1 15:56:44 经济参考报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了7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7月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业内认为,保供稳价政策持续显效,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7月份,受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7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3.4个百分点。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7月CPI上涨主要受到猪肉和蔬菜价格带动,其中餐饮业回暖带动猪肉需求回暖,部分养殖户压栏和二次育肥继续对7月的市场供需产生尾部影响。“总体来看,短期猪肉价格存在一定波动,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走势。国内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正常。同时粮食年年丰收,储备充足,有助于稳定生猪养殖成本。”
7月份,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3%,PPI同比上涨4.2%,涨幅比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5个,比上月减少2个。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20.7%,回落10.7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3.9%,回落10.5个百分点。
“7月PPI同比增速延续回落态势,主要在于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回落,商品保供稳价政策落地见效,以及去年基数抬升影响。”周茂华说。
从物价走势看,周茂华认为,国内物价中枢温和抬升,但全年物价有望保持稳定。一是,国内需求逐步复苏,有望带动商品和服务需求价格走高;二是,保供稳价措施有助于稳定国内能源商品价格,降低上下游价格传导;三是,下半年整体基数有所抬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整体看,预计未来CPI将温和上升,但全年平均水平仍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同时,PPI受去年基数影响,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将继续保持连续回落态势。结合CPI与PPI“一上一下”两方面综合考虑,通胀对货币政策不构成较大压力。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