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6 13:17:41 长江商报

在快递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快递“末端服务”的完善,成为企业、电商、监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日前,以“聚智末端、洞见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在北京召开。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指出,末端是人民群众对快递服务感受最深切最敏感的环节,要把农村的末端服务扎牢扎稳。目前,我国农村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5.22%。
刘君说,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既是快递发展的下一个蓝海,也是快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担当。快递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派送范围和派送能力,把网络铺好、把服务搞好,提供有质量保障的农村快递服务。
国家规范智能快件寄递服务
“出问题的几率确实不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长江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目前快递的速度、收发,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大多数还是认可的,但在一年收发几十、上百次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闹心的事。
在单位的收发室、小区的物业、专门的快递收发点、小区附近的小卖部、一些特别的提货点中,智能快件箱以其时间配置灵活、时效性高、私密性强等特点,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快递末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智能快递箱也给用户带来一些不 好了体验。根据10月1日即将施行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征得收件人同意,投递快件后应及时通知收件人。新的管理办法等于是对智能快件箱存在的操作环节复杂、相关企业责任划分不清、收投服务不规范等有了明文规定。
农村市场或成快递发展下一个蓝海
8月1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 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
根据《意见》,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物流需求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实际情况,以及物流配送成本高、运营效益差的问题,要求集中力量围绕网络节点共建共享、运力资源互补互用等方面重点突破。同时围绕农村物流需求分布分散、量小、季节性强,造成农村物流组织难度大、配送成本高、经营效益差的问题,强调要抓住货源优势,统筹利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商务、供销、农业等各方资源,盘活供应链上下游、产业前后向资源,探索“基地+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物流运输+邮政金融”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模式,实现产、运、销一体化的农村物流服务,落实到便民利民上。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