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10 10:13:00 电商报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设备被不断推出,而伴随着多年来的普及,无人驾驶对于大众来说也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18年以来,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行业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地研发无人技术,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场景中。无人物流也被推上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关于该技术的消息层出不穷。
此前,京东、苏宁、菜鸟等电商企业就纷纷展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产品。今年5月29日,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就表示,京东硅谷研究院正在研发L4级别的自动驾驶重型卡车,目前已经在美国一些获得授权的道路上完成了2400小时的智能驾驶超级测试。另外,京东物流还携手福田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共同打造了车展首个智慧物流展区。近日,该集团又宣布其物流无人派送机器人在长沙正式开跑。
与此同时,在5月19日、20日,苏宁的无人驾驶重卡也刚刚顺利完成了在盐城汽车试验场的高速场景测试。随后24日,其与智加科技联合推出的L4级别无人驾驶重型卡车就在上海奉贤园区进行了无人卡车道路测试。
而菜鸟方面,早在4月份,该公司就公开了一段自主研发的物流无人车路测实况影像,并透露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已经成熟。同时,菜鸟ET物流实验室研发的"G+无人快递车"也每天都在进行公开路测。在上个月的云栖大会现场,该实验室则发布了两款新零售物流无人车,车上分别搭载刷脸取件柜、零售货架等。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中通也宣布与L4级无人驾驶公司AutoX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物流及快递等领域的应用及普及。
如今,物流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据2018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通报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普通快递件数达400亿件,比2016年增长28%,从业人员却仅有250万。无人物流从各方面来说,似乎比传统的物流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然而,在此发展狂潮下,我们也必须得静下心来冷静地思考。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在蓬勃发展,但在测试过程中还是不断有安全事故发生,譬如相对比较领先的 特斯拉、Uber、Waymo等都没有避免。自动驾驶车辆的落地除了需要满足较高的现实刚需外,如何将可预期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也是重中之重。
此外,在当下来说,我国的无人驾驶末端物流仍还处于初级阶段。无人配送车仍然需要解决更多场景下的实际运营问题,面临复杂的场景,例如恶劣的天气时,无人车就会难以完成配送。同时,政策管制、成本与商业模式、安全及标准、技术、人才等因素也制约着该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无人物流想要实现全面落地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