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进军生鲜电商 物流与盈利成两大挑战
发布时间:2016-09-02 09:30:52 搜狐证券

国企涉足电商,正在成为行业新趋势。继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各大国有银行纷纷打造电商平台后,北大荒旗下电商嗨厨房也于近日上线。专家认为,国企在进军电商领域时,具有一定的信誉与资源优势,但仍面临物流和盈利的挑战。
“消费升级是生鲜电商面临的历史发展机遇。”嗨厨房高级副总裁张国保说,嗨厨房面向的目标人群是注重食材质量的人群,包括一线城市白领、孕产妇女、健身人群、慢性病患者等,目前主打产品是米面粮油、海鲜等。
互联网研究机构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如今电商竞争日益激烈,而在生鲜电商领域仍存在诸多机会,这也是众多国企进军这一行业的主要原因。
据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智库统计,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4亿元快速增至2015年的540亿元,经历了探索、启动、高速发展、应用成熟四个阶段,面临万亿级刚性市场需求。虽然目前竞争已十分激烈,但仍然涌现出本来生活、爱鲜蜂、天天果园等“小而美”的特色平台,以较高的质量和便捷的服务在市场站稳脚跟。
国企生鲜电商阵营中,有些是本身就拥有食品行业背景,规模最大的当属中粮“我买网”;也有一部分是跨界经营,如国家电网、各大国有银行等。其销售方式也各有特色,有些是纯线上平台,有些则是“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模式,如嗨厨房便在北京设立了体验餐厅。
为何国企要涉足电商行业?张毅表示,生鲜电商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不仅是由于消费升级趋势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也是因为目前行业服务质量仍然不够理想,有较大提升空间。而国企从事电商,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信誉与自身积累的相关资源。
例如,中粮集团与北大荒集团合作,二者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基地遍布各地,与国外供应商联系密切,这些因素得以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国企打造电商,大多引入了民营资本,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探索,既利用了国企的优势资源,也增加了公司的市场化程度和运营的灵活性。但是,物流体系建设成本高、市场渗透率低、盈利难,仍是生鲜电商面临的三大挑战。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当前生鲜电商渗透率尚不到2%,远不及服装行业30%的渗透率。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成本也比普通产品高出一倍,中国生鲜品的损腐率高达10%至25%,而在发达国家仅为5%,普通电商商品损耗率则低于1%。生鲜电商的成熟之路任重道远,对国企来说,也是难啃的骨头。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