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罗霞: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物流降成本增供给
发布时间:2016-03-14 10:23:10 中国交通新闻网

“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实现物流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耦合和精准对接,实现物流环节的实时监测和高效管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认为,“互联网+”恰好提供了这样的途径和技术手段,应在“互联网+”环境下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
罗霞告诉记者,从物流各环节看,由于生产与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仓储保管费用高位运行,由于运输方式间不合理分工及衔接不畅导致的综合运输费用总体偏高等,都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因素。
与此同时,面对制造业精益物流、电商物流、城市共同配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危化品物流等个性化物流服务需求的增长,物流业本身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有效供给,成为约束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要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实时动态的物流全过程管理及信息共享平台。”罗霞说,这样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减少库存及仓储时间,降低仓储保管费用,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优化运输方式分工与衔接,降低综合运输成本,实现全网采购、调度、监控服务,进而达到提高运输效率、去除过剩产能、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她同时表示,要鼓励有条件的第三方物流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变,用好“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捕捉产业物流服务需求,创新和拓展物流服务新模式,开展供应链设计、采购供应、厂内物流、供应链金融等高端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与产业深度结合。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