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波:加强铁矿石保护力度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发布时间:2016-03-11 09:33:40 中国投资咨询网

坐上价格“滑梯”的大宗商品似乎乱了方寸,完全“停不下来”。今年两会上,凡有煤、钢等行业“大咖”现身的会场,必定是众人追逐的焦点。他们在想什么,各方都想从中探出点风声。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对钢铁行业的思考是,加强铁矿石保护力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国内铁矿石现在非常危急,去年进口铁矿石9.53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3%。大宗商品这么高的依存度可谓是创了纪录,国内很多铁矿石企业都关门了,只有大钢厂的铁矿石企业还在惨淡经营。”在山西代表团的一个讨论现场,李晓波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注意。
“实际上,过去大钢厂的铁矿石企业或多或少还有红利。但去年,铁矿石价格从年初的135美金跌到38美金,太钢仅这项就直接减利60亿元,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李晓波分析,铁矿石对大部分钢铁企业是红利,而对太钢这种拥有自有铁矿山的企业却是减利。另外,近两年钢铁行业量价齐跌的惨状也让企业急呼“救命”。
李晓波直言,尽管2015年太钢的铁矿石板块亏损,但还是向国家上缴了11亿元利税。因此,他建议加大对铁矿石的保护力度,减少对外依存度,确保产业安全,留住那些为数不多的铁矿山。
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不争的事实。据工信部《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显示,我国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30%-40%,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10%-15%。作为物流大省,物流成本过高已成为约束山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李晓波算了一笔账,从2009年到2015年,物流成本由每吨9分多涨到每吨1毛5分,涨幅达61%。在此期间,钢材、煤炭价格下降了38%,山西企业着实尝到了“夹心饼干”的苦涩滋味。
“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在东南部的沿海沿江地区,产业集聚、物流成本低。而中西部本来就远离产业集聚区,物流成本又高。今年,李克强总理来山西视察工作,为煤炭物流争取了每吨每公里降低一分钱的运费,山西立刻就感到了轻松。”李晓波表示,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尽快降低物流成本,加快中西部协调发展。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