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3 10:09:31 中华铁道网

3月1日时代周报报道了《欧亚铁路货运首开前往中东线路:世界最长的铁路由一家民企运营》,该报道称,“2016年1月28日,在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一趟开往德黑兰的国际集装箱货运列车启程”。“义乌-德黑兰”不仅是国内首列开往中东地区的线路,也是继中欧、中亚班列后,义乌又一趟驶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新丝路“直通车”。令人惊讶的是,这条横贯欧亚的铁路,竟然是由一家来自义乌的民营公司经营的。此举或意味着,铁路物流或将迎来机制突破。
据了解,这条横贯欧亚的铁路采用中国倡导和推进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模式,将通过市场化运作高效运转。实际上,2015年7月10日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铁路领域”,重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以及支线铁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业务和铁路“走出去”项目;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投资建设和运营干线铁路。可以说,铁路物流发展将出现更多的“民营公司经营”模式。
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构想以来,中欧班列发展迅猛,两年来运营成本下降20%,效率提高了20%;2015年中欧班列运行815列,同比提高165%,市场前景看好,这其中既有国企的支持,也有民企的贡献。
当然,铁路在转型现代物流发展,落实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既要鼓励民企加入,也要深化与作为长期合作伙伴的国企合作更需要创新投资平台通过发行股票、股份制企业重组等金融手段吸引广大社会投资者参与,积极主动创造合作多赢局面。“众人拾柴火焰高”,期待铁路部门加快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复制PPP模式等成功做法,大胆突破经营机制瓶颈,不断改善经营业绩,吸引广大投资者参与铁路物流发展。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