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20 09:30:10 齐鲁网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山东积极发挥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做活物流贸易产业,增添发展新动力。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栏目报道,青岛至中亚首个集装箱班列前不久从中铁联集胶州中心站开通运行,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启了一条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看好这条通道,紧靠中心站的凯航国际物流加紧布局。
青岛凯航物流总经理助理李凤元表示,他们需要把沿途经济带上的每一个点都要去布局好,每一个点它都会有部分货量,就要把这部分货量积少成多。
胶州中心站紧靠青岛港,是全国18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但从2010年建成运营后,由于只能走内贸货物,货运量一直上不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启动,国家海关总署去年在胶州设立多式联运监管中心,开启中心站与港口“前港后站、一体运作”海铁联运模式。
李凤元介绍,就是港务局、海关、商检、船公司集体入驻,打造了这么一个综合的外贸进出口环境,具备了青岛港区的职能,完全可以辐射到胶州周边200公里范围之内的市场,而他们公司这个市场恰恰就在胶州200公里辐射之内。
抓住这一机遇,凯航物流紧靠中心站设立分公司,并迅速发展周边客户。星宇木业就是86家新客户之一,过去进出口业务要跑到30多公里外的黄岛办理,现在交给凯航物流在当地办理。
青岛星宇木业董事长战振忠介绍,从费用上来讲,一个柜大约差不多能省200块钱左右,也省心省事,非常方便。
依托中心站,船运公司也开始上岸找市场。
新海丰集装箱青岛公司李丕泉介绍,这样一来也使船运公司的服务从传统的海上运输扩大到铁路周边沿线相关城市,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服务半径。
物流企业、船运公司纷纷进驻,拉动胶州中心站上半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量。
同样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威海港吞吐量也迅猛增长。目前,威海至韩国航线已达5条,占中韩海上航线的1/3,平均每天有3个往返班次。过去,韩国出口欧亚的商品都是走海路,如今,可以先通过海路运到威海,再发往国内和欧亚市场。
威海胶东国际集装箱总经理张进武表示,这样一来就能节省15天到20天的海上路程,而且费用也会大大节省。
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中韩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促使威海积极建设国际物流园,打造韩国商品分拨中心。上半年,威海港客滚船对韩吞吐量达10.7万标准箱,增长2.06%。
在“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上半年,山东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6.65亿吨,同比增长3.18%,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2%。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
- 医药工业“链”上数智化!7部门发文释放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