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9 09:23:49 河南日报

5月15日,郑焦高铁修武站候车大厅,自动检票闸机已安装完毕,质监人员拿着厚厚的表册一项项对照检查,为正式通车做准备。北边400米远的修武汽车客运站也在做各项准备,下了高铁的游客从这里可以直达云台山景区。
随着全长77.8公里的郑焦高铁即将开通,焦作市开始步入以高铁为代表的大交通时代。
焦作的铁路史有110多年,拥有我省第一条铁路——道清铁路,境内新月铁路横贯,是国家重要的煤运通道,客货混运,运力已近饱和。虽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但没有直达列车,绕道新乡路程拉长到143公里,市民坐火车出行并不方便。
坐拥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5A景区,焦作2014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98.81万人次。境内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里程和密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由于列车客运不足,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到制约,交通对全市转型的支撑作用不足。
2008年起,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焦作市先后谋划实施了郑焦城际铁路、桃花峪黄河大桥等项目。2013年,焦作将铁路、公路建设纳入十大建设范畴。随着桃花峪黄河大桥、郑云高速武陟段建成通车,郑焦高铁开通也进入倒计时。焦作海关、孟州德众保税区的建成运营,将焦作通往世界的大门开到了家门口。
为了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联通中原城市群与太原城市群,对接郑州航空港,强化与郑州等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焦作市开始谋划构筑大交通格局。
“以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为目标,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十’字形快速铁路网和‘三横三纵’高速公路网。”焦作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树人向记者介绍:“通过智慧交通建设,实现多式联运、零距离换乘,无缝化对接,推进公众出行服务、货运与物流服务现代化。”
焦作“十”字形快速铁路中,长344.961公里的郑太高铁焦作—太原段,是我省“米”字形铁路的重要一笔,预计明年动工,2020年建成通车后焦作至太原最快1.5小时即可到达;新乡—焦作—济源城际铁路已获国家批复;云台山支线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以市内运煤铁路为基础的市区轨道交通、市域铁路、旅游专线项目也在积极谋划中。“三横三纵”高速,武陟到云台山高速公路主体工程进度过半;林州至焦作高速公路焦作段(南太行绕城高速)有望年内开工,将进一步整合沿线旅游、工业和矿产资源,加快太行山潜山区的发展。
为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大交通优势,今年2月,由浪潮集团与焦作市合作建设的焦作云计算中心建成,焦作引进银江智谷运营团队负责全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智慧城市具体项目的建设、运营,以推动全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与大交通的融合发展。
“有了基于‘互联网+’技术大交通的基础支撑,依托焦作市的工业产业、旅游资源优势,焦作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必将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将提速。”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说。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
- 【江苏】海事危化品应急保障实现水陆协同
- 【辽宁】14地市智慧公交管理系统全覆盖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