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24 09:49:59 广州日报

深圳市消委会昨日对2014年深圳投诉量靠前的几家快递公司公开“点名”。据介绍,去年深圳全市快递、物流类投诉1995宗,比去年同期的874宗增长了128.3%,占投诉总量的3.43%。其中,快递服务1721宗,同比增长160.4%。
行业乱象
潜规则普遍加盟店混乱
市消委会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普及,快递业务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大量存在欺诈行为的网购卖家在快递上门收货时,故意在快递单据上隐瞒实际地址,向消费者寄出假冒伪劣商品;快递经营者作为运输机构,仅能确保包裹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及时,无法对商家寄出的物品辨别真假,为消费纠纷处理难埋下“后患”。
同时,“先签单,后验货”的行业潜规则普遍存在,收件人验收商品时享有知情权,有权利对商品进行验货。另外,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包裹需要收货地址所在的公司前台、小区保安等协助签收,导致后续发现邮寄物品出现问题,责任难认定。
市消委会特别指出,部分快递物流经营者属于加盟店性质,经营者总部多半不在深圳,未设立深圳分公司及总部客服人员,各加盟店自行负责本经营者投诉,管理混乱、标准各异、人员流动性大、消费纠纷调解难处理。快递经营者内部管理不严,运输、分拣和投递过程中的野蛮、暴力装卸导致物品损坏情况时有发生。
典型案例
手机没保价只赔500
罗先生去年3月通过申通速递快递员上门收件,邮寄价值1520元手机一部,并与收件快递员一起对物品进行了拍照。因收件方未能收到物品,申通确认快件丢失。罗先生按照申通公司要求,提交详细的资料和照片,要求赔偿损失1520元。但申通最后回复是该物品没有保价,只能按照相关规定赔偿500元。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